untsúkonpìiū<p>我在 <a href="https://mastodon.social/tags/%E5%89%B5%E6%8A%95" class="mention hashtag" rel="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" target="_blank">#<span>創投</span></a> 服務超過7年,我的經驗是AO都在幫別人賺錢,但是自己都沒有賺到。雖然代表資方拜訪公司,常常會有地位比較高受人尊重的錯覺,但是回歸實際面,還是會發現自己並沒有資本沒有地位支撐。</p><p>在我們這一代,也確實面臨了的成長放緩的情況,已經沒有Low Hanging Fruits,我們也必須有一些不同的作法與創新。</p><p>我在這一兩年內,開始測試新的投資法。透過召集身邊比較熟且相同世代的朋友,我投入比較大的金額,約莫佔30%以上,剩下70%設定最低投資額度一起集資進入控股,再由控股投資到新創裡。 <a href="https://mastodon.social/tags/%E6%9C%89%E9%8C%A2%E5%A4%A7%E5%AE%B6%E4%B8%80%E8%B5%B7%E8%B3%BA%E7%9A%84%E6%A6%82%E5%BF%B5" class="mention hashtag" rel="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" target="_blank">#<span>有錢大家一起賺的概念</span></a> </p><p>從目前的結果來評估這個投資法,有以下以個感受。<br>1. 較大的案子,設定最低300萬,發現大多數人還是拿不出來。這也驗證了其實多數AO都是沒有錢的。<br>2. 這種模式會需要更多時間,因為每個案子都要大家各自再評估。若是基金模式,就沒有這個問題。<br>3. 各項成本較高 (行政、稅、溝通、時間等)</p><p>這樣的模式計劃再測試一兩件,會再依據觀察進行調整。也許考慮組成團體,並且會有要求連續三個案子沒有投,就必須退出團體。</p><p><a href="https://mastodon.social/tags/vc" class="mention hashtag" rel="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" target="_blank">#<span>vc</span></a> <a href="https://mastodon.social/tags/venturecapital" class="mention hashtag" rel="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" target="_blank">#<span>venturecapital</span></a></p>